院长访谈录:新药研发之梦——专访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

作者:燕山 徐嫩羽   时间:2012-04-26 00:00:00    点击率:


    编者按:十年前,基于国家高等教育战略布局考虑,北京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创办北京大学深圳校区协议书》,共同创办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十年来,深圳研究生院依托北大,立足深圳,建立了信息工程学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国际法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汇丰商学院及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搭建了较为完备的学科平台,聚集了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形成了独特的办学思路和全新的办学机制,逐步成为扎根深圳的北京大学研究型国际化校区,北京大学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年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深圳研究生院师生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关心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发展的深圳市、北京大学及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征程十年,走向世界。站在新的起点上,南燕新闻社约访各学院院长及副院长,就北大深研院各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发展规划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约访内容整合为《院长访谈录》,记录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发展历史,描绘未来发展宏伟蓝图。

 

    “我们这一代科研工作者没有达到的目标,我们培养的学生将会继续进步和研究,对社会对国家都是有益的。”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化学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学院院长杨震说。梦想有多远,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化学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学院的团队并不知道,但是“只要累不死,我们就往前走”。

 

“我们既是理想主义者,又是现实主义者”

“我们有个梦,想把学院做成中国最好的、世界领先的。并且,在这个平台上,做中国人自己的新药。从今天来看,这个梦实现的比我们预想的快多了。”杨震院长说。 时间回溯至2007年,当时,化学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学院才成立了4年。那年的新年晚会上,杨震院长看着台下的一百多位学生,什么话也没有说。当时的他浮想联翩:我们把一百多名学生招到这里,如果这个地方做不成一流,他们该怎么办。当时,有很多学生对来到深圳感到很无奈,只是导师来了深圳,自己就跟来了,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困惑。

而如今,学生们都以能够来到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而感到骄傲,都以能跟着国际一流的导师从事化学生物研发工作而自豪。2011年5月,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视察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特别对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进行地新药研发给予高度评价:“化学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代表着真正的源头创新,既交叉,又高端,两者结合形成了新的竞争力。再过一两年来这儿,我们就能见到真正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药了。”

“走到今天,我也不知道怎么走的,每一天都把每一天的事情做好,每一天都在struggle。我们梦想,肯定要做好的。但是真正去做的时候,发现困难重重。”初来深圳,面对新环境,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的大团队,扮演着创业者的角色。团队既要做科研、带学生,为科学家的梦努力;又要做公关,面对实际,顾及学生们的未来。杨震院长描述,“我们既是理想主义者,又不得不是现实主义者”。

 

“做药,为人类健康做贡献”

幸运的是,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的发展契合国家、时代的发展脉搏,国家的支持推动着学院往前走。杨震院长认为,他们是“时代的宠儿”,踏着时代的浪往前走。2003年,团队初来深圳,对中国药物的基础设施、投资环境、法律制度、医疗体系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当团队对这些了解得越来越深刻的时候,他们发现自己面临的是国家选择的系统问题。

几年来,国家对新药创新推出了更大的力度,药物医疗体系不断发展完善。杨震院长说:“我们选择了一个很好的时机,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情。今天来看,能做这个事情的人太多了,但是,那么早就有志于此的人不多。”踏着国家对新药创新研发推动的浪潮,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以代谢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恶性肿瘤等疾病为研究方向,构建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平台。

自主创新,做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药物,是化学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学院的梦。在这个市场经济、有偿报酬的大环境下,学院仍然坚持做梦:做药,为人类健康做贡献。“作为科学家,我们要有使命精神,我们看到了别人今天想象不到的事情。科学家的研究也许会大大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杨震院长认为,药物经济学是一个大的系统,有关全人类的健康生活。并且,社会步入老龄化,老年人要健康,要有自己的生活,药物的研发步伐就得加快。中国如果不做药,若干年后,独生子女的压力会非常大。科学家必须面对现实问题。杨震教授常常和学生说,要关注社会、要有社会责任,学生们都努力地了解社会。

目前,化学基因组学实验室是深圳市重点支持和培养的深圳市重点实验室、也是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实验室2010年2月8日获得科技部批复进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列,2010年9月实验室建设实施计划通过由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论证,同期,该建设项目被列入深圳市“十大自主创新项目”。化学基因组学实验室正致力于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并积极地参与国家新药创新研究体系的建设。化学基因组学实验室在抗病毒、抗肿瘤药物、心血管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等方面取得很好进展:流感病毒血凝素抑制剂的研究,已申请美国专利一项,并获得国际风险投资400万美元;小分子可以有效调节HH通路研究成果已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正在联合申请“抗肿瘤药物研究的国际专利”;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三项科研成果均发表在国际知名或者顶级刊物上,并作为当期杂志重点推荐文章。目前,化学基因组学实验室已经正式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副部长陈小娅视察时,给予化学基因组学实验室高度评价和鼓励。

 

“需要科学家、更需要教育家”

化学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学院致力于国际化发展,希望发展成国际一流的学院。杨震院长曾在哈佛药学院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对国外科研情况都有所了解。那个时候,他不断地与国外科学家接触碰撞,深刻地体会到了他们对科学的热爱,而自己“对科学的热爱突然间爆发”。

留学归国后,他对中国的理解更深刻了。他认为,中国教育在学生培养、知识面、思维方式等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他知道,一流导师对学生的成长十分关键。因此,杨震院长认为,我们国家需要科学家,更需要教育家。“我们是北京大学,我们的学生要受到最好的教育。”

为了做好教育,化学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学院一直在努力,建成一个包容、系统的大平台,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加入。同时,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注重细节,学院的所有细节都做得具有亲切感。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化学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学院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优秀人才。

化学基因组学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68人,包括中科院院士、吴云东院士,肖瑞平教授及杨震院长等世界一流学者。实验室的中青年学者绝大多数拥有一流大学教育背景,极具创新活力。化学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学院发展八年,是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迅速发展的十年的大环境下。杨震院长介绍,刚开始建设学院时,想定位于国内一流的学院,需要一定数额的建设资金。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海闻马上提出:“为什么不建设国际一流?我给你们增加50%的启动资金。”在正是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领导的远见卓识与大力支持下,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很快走上发展轨道。

很多人放弃更加优越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来到深圳研究生院,他们的家人甚至都表示不解。杨震院长谈到,人为什么活着、为什么而奋斗?金钱、地位固然重要,但为理想而活着、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奋斗,让我们从内心感到快乐。所谓士为知己者死。那个年代成长的人,总觉得自己是国家的人,为国家做事,是自己应尽的本份。一语定局。

学院一直在学科建设上努力突破,鼓励交叉学科、综合学科。学院在校本部一年级研究生的课程的基础上,在深圳开设了代表化学生物前沿的几门新的选修课程。如化学生物学(Chemical Biology)、有机单元反应(Organic Elementary Reactions)、不对称催化(Asymmetric Catalysis)、有机催化(Organocatalysis)。潘峥婴副教授开设的传统课程药物化学获得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的2011年度研究生课程立项。

欣欣向荣的深圳,给化学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学院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遇。杨震院长认为,深圳的速度是个奇迹,然而创业容易,守业更难。未来是学生们的,有些学生从建院以来就呆在化学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学院,学习工作一呆就是8年。杨震觉得,那些在化学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学院奋斗着的老师学生们,是最可爱的人。

 (南燕新闻社:燕山 徐嫩羽)